微信扫一扫
今!天!
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二期工程投产!
这座由我国自主设计、
自行建设的自动化码头,
应用六大全球首创黑科技,
实现了氢能+5G的完美结合,
以中国“智”造、中国智慧,
为全球港口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!
△上午10点25分,伴随着汽笛长鸣,9台岸桥、38台轨道吊和45台自动导引车全面启动,快速运行,现场生产行云流水,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二期项目正式投产。
△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二期项目正式投产。
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二期工程岸线长660米,共有2个泊位,自2018年6月8日开工以来,建设团队科学组织、强力攻关,用一年半时间实现了码头从建设到投产运营,整个周期仅为全球同类码头的1/5。不光建设速度冠绝全球,这个项目的科技含量也是举世无双。
△这个轨道吊上有一个白色的箱子,与传统的轨道吊相比,少了很多线圈、变压器等市电供电设备。所有的电能都是在这个白箱子里由氢燃料转化而来。这就是全球首创的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。
用氢替代石油和煤炭,轨道吊实现完全零排放,以年吞吐量300万TEU测算,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万吨。同时,这个码头还在全球率先实现“5G+自动化技术”全覆盖,为智能港口应用构建了信息高速公路,可以有效降低自动化码头的运维成本,为信息传输提供更可靠保障。
△李永翠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副总经理
此外,全球首创的机器视觉+自动化技术、智慧监管系统、三维可视化运维平台、自诊断系统等领先科技也在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二期得以应用,AI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先进科技为港口发展赋予了强劲新动能。
△李奉利 山东省港口集团总经理 青岛港集团董事长
△余卓平 同济大学教授
经济要发展,国家要强大,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。2013年,面对西方先进国家的技术封锁,青岛港启动建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,顶住压力,刻苦攻关,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一期工程从规划到建设运营的全过程。
截止到2019年11月26日,一期工程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5.4万标准箱,码头效率比全球同类码头高50%,是首个超过人工码头作业效率的自动化码头,为世界港口贡献出了更加智能、先进的“青岛模式”、“中国方案”。
△郑清秀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