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一扫
重磅!
昨日,省住建厅在《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》中提到“年内山东省所有设区市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”
意味着
年内青岛就要启动垃圾分类了!
7月8日,山东省住建厅网站发布山东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《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》,通知指出年内所有设区市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。
上个周,小编还在和大家说
2020年要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
46个重点城市中包括青岛
万万没想到
年内,“他”就要来了!!!
全国上下乐呵呵地看着魔都人民折磨自己
但很少有人去思考
既然这么难
为什么要搞“垃圾分类”?
这背后是一场全中国人都输不起的残酷战争
每16天产生的生活垃圾
能堆成一座金茂大厦
上海,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
却也是全国产生垃圾最多的城市
2016年,上海年生活垃圾
产生量达879.9万吨,排名全国第一
每16天产生的生活垃圾
就能堆成一座金茂大厦
在土地资源这么昂贵的上海
需要两个老闸北那么多的土地面积来填埋垃圾
但这绝不是特例
杭州每3年的垃圾就可以填满西湖
被困的还有北京
《人民日报》曾经报道:
北京日产垃圾1.84万吨
用装载量为2.5吨的卡车来运输
长度接近50公里
能够排满整个三环路一圈
北京外环400多个垃圾场
这些大大小小的垃圾场,远离市中心
远离最繁华的地带
却掩盖不了北京已经被垃圾包围的事实
我国每年产生固体废物约50亿吨,其中危险废物4000万吨,但70%左右的城市都选择了填埋的方式。
2010年,导演王久良拍摄的《垃圾围城》震惊世界:
原来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,土地、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更是触目惊心。
2008年,电影《机器人总动员》上映,人们只记住电影中美好的爱情故事,却忽视了故事的“背景”:
2700年,地球被垃圾淹没,成了一个巨型垃圾场!人类被移民到其他星球,只留下机器人清理地球上的垃圾。
这部电影可能是乐观了。它把“垃圾围城”设定在了数百之后。
其实,2019年,此时此刻,“垃圾围城”正在上演。
大家都已开始直面无地可填垃圾的绝境。
这些垃圾从哪来?
每个人都是“贡献者”
被扔掉的塑料瓶、外卖盒、跟随快递而来的纸箱、塑料袋、胶带、泡沫等转眼变成了围城的垃圾。
生活越便捷,就必定会制造更多的垃圾。方便了“这一代”的外卖和快递,正在毁掉“下一代”,这并不夸张。
数据显示:在中国的大街小巷
每周最少有4亿份外卖在路上
至少产生4亿个打包盒和4亿个塑料袋
以及4亿份一次性餐具
快递量一样令人感到恐怖
2012年是50亿件
到2018年已增长到500亿件
预计到2020年,这个数字会变成700亿件
700亿件快递会产生多少垃圾
简直难以想象,也不敢去想
当大自然的分解速度
远远跟不上人类生产垃圾的速度
于是,北京垃圾围城
上海垃圾围城
深圳垃圾围城…
比这更让人害怕的是,很少有人觉得这事与自己有关。
你可以忽视,可以无视,但这一场灾难,始终会到来…
垃圾分类最出名的国家是日本
其实,日本全民普及垃圾分类,也不过20年。
为什么日本人的素质突然提高了?不存在的!
原因很简单——日本没有那么多土地填埋垃圾了。
1993年到1998年的5年间,日本制造生活垃圾的数字不断提升,但土地资源捉襟见肘的日本,可供垃圾堆填的区域十分有限,当时能用的年数不足8年。
而且当时未经适当处理的垃圾,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以及令人恐慌的水俣病、痛痛病等一系列公害病。
环保意识也不过是被逼出来的。
我们终于也走到了这一天。
当过多的垃圾已经挤压到了我们生活的土地,如果还是挖个坑倒进去,那么当填埋区消耗殆尽的时候,无处可扔的垃圾,将会堆满我们的街道。
“垃圾围城”意味着什么?
后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
举个例子。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。
大多数都被丢到垃圾填埋地或是海里,每秒有3400个塑料瓶被丢弃,每年有800万吨流入海洋,由于难以降解,我们今天的海洋中有五万亿个塑料碎片,足以围绕地球超过400周。
一夜风暴之后,号称巴厘岛最美海岸的库塔海滩(Kuta Beach),被冲上岸的密密麻麻成吨的塑料垃圾所包围,远远望去根本望不到边,简直触目惊心。
巴厘岛表面风平浪静,海底却是垃圾翻涌,就像吞噬着垃圾的大自然,看似在默默容忍人类的一切,但只需要一个时机,它就会加倍奉还。
那么这些塑料,最后都去了哪呢?
2018年6月,一头领航鲸在泰国南部海域搁浅,后来解剖发现,它的胃里有80多个塑料袋,重约8公斤,铺满了整个实验室。
2019年3月,菲律宾达沃市东海岸,人们在解剖一只死亡柯氏喙鲸时,在它的胃里发现了80斤塑料垃圾;
2019年4月,一头8米长的抹香鲸,被冲上了岸,人们发现在她的胃里发现了44公斤塑料垃。
美国CNN曾做过一个调查:追踪8名志愿者的一周饮食,看他们是否食入过塑料微粒。
然而不幸的是:所有人的粪便中,平均每10克中就含有约20颗塑料微粒,种类多达9种,几乎覆盖了全部塑料类型。
人类制造出塑料,却没有找到彻底消灭它的办法,兜兜转转,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的身体里。
这样的结果不禁令人深思。
如果我们还这样肆无忌惮下去,在不久的将来,这些被丢弃的垃圾,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回到生活中呢?
可能是吹来的风、喝到的水;
可能是以垃圾为食的猪牛羊生产的肉类奶制品;
也有可能是,被垃圾填埋场污染过的地下水浇灌过的蔬菜水果……
当人类还在为站在食物链最顶端而沾沾自喜的时候,殊不知,链条的底端早已一片疮痍。雪崩时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,即使站在峰顶,也无法幸免。
我们不是在分类
而是在自救
有分类,才能后续更好地无害化处理,才能更好地提高回收利用率,才能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减负。
上海人先走一步
青岛并不是观望者
可能,今天的确会“不方便”一点
但明天肯定会更美好一些
对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来说
除了做好垃圾分类,能做的还有很多
▽
少点一份外卖;
少下一个网购订单;
去超市自备购物袋,杜绝使用塑料袋;
出门自带水杯,拒绝购买矿泉水、饮料等;
理性消费,不因多买、错买变相制造垃圾……
垃圾分类工作就要全面启动
青岛人你准备好了吗?
记得星标我们哦~
来源:据大众网·海报新闻、齐鲁晚报综合整理,转载请注明来源
责任编辑:小仙女
新闻爆料/新闻热线:0532-80981701
广告合作:0532-80981701